陶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查看: 30345|回复: 0

[宜兴资讯] “房前屋后”净美家园,宜兴丁蜀小处见大美

[复制链接]

高中生

发表于 2025-4-11 14: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移动
转角见绿,移步入园。宜兴市丁蜀镇老红旗桥旁,曾经的工业印记已悄然蜕变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口袋公园。清晨的阳光洒在橙色的景观栏杆上,映衬着栏杆上象征生长的树木图案;这座承载了半个多世纪记忆的老桥,如今以全新的姿态融入了城市肌理,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幸福”。

老红旗桥曾是丁蜀镇紫砂路的交通要道,斑驳的桥身镌刻着几代人的足迹。随着城镇发展,新道路的贯通让这座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关于“拆与留”的讨论却引发了全城关注。最终,丁蜀镇选择了一条更具温度的道路:保留桥体,将周边零散地块整合改造为5000平方米的街景口袋公园。这一决策不仅留住了城市记忆,更通过巧妙设计化解了停车难、休闲空间不足等民生痛点。桥面铺设透水混凝土缓解内涝,冲孔板栏杆兼顾美观与安全,停车场与儿童乐园的“刚柔并济”让空间利用效率倍增。昔日沉寂的角落,如今成为兼具生态价值与文化温度的“城市会客厅”。




以“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清理沟渠污水、清理乱搭乱建,改变生活陋习”为核心,细化整治标准。丁蜀镇红旗桥的成功,关键在于以民生痛点为导向,唯有将“人”置于生态治理的中心,才能让绿色空间真正“活”起来,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两治一提升”绝非宏大叙事,而是落实于“房前屋后”的精微实践。当每一处闲置地块被治理为生态空间,当历史记忆被转化为文化景观,当群众诉求被嵌入治理逻辑,城乡环境的“沧桑巨变”便有了坚实根基。这座口袋公园,既是生态治理的“细胞工程”,更是人与城和谐共生的宣言。

(来源:宜兴治污攻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关于我们|陶都论坛 ( 苏B2-20120265 ICP11066580-2 )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 信箱 dataodu@foxmail.com 举报电话:0510-87586000
苏公网安备 32028202000860号
本站法律顾问:

GMT+8, 2025-5-12 21:39 , Processed in 0.02248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Ya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