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查看: 18771|回复: 0

[宜兴资讯] 宜兴:绿色金融助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底色

[复制链接]

大专生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移动
宜兴,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三山环绕,两水相依,自古便以其秀美的山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素有“中国陶都”“院士之乡”的美誉。宜兴长期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十,产业基础扎实,是宜居宜业、充满创新动力的活力之城。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近年来宜兴市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素质”的绿色转型之路。截至2024年末,宜兴绿色贷款余额608.29亿元,同比增长36.2%,占各项贷款比重达17.6%。


赋能产业升级,推动绿色发展

电线电缆产业是宜兴体量最大的地标产业,在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产值最高、品种最全、产业链最完整,包括其上下游产业在内,规模超2000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入,电线电缆等传统产业节能技改需求日益增加。对此,转型金融提供了有力支持。

无锡市天通铜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铜杆、铜丝等产品,是下游电线电缆制造的原材料供应商。由于铜材加工属于高耗能、高碳排行业,为响应“双碳”行动要求,实现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公司急需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交通银行无锡分行了解情况后及时对接相关部门和机构,推动企业经认定评价后纳入“江苏省转型融资主体库”,成为省内有色行业首家入库企业。在此基础上,交通银行无锡分行向企业提供了转型贷款授信额度8370万元,并于2025年1月26日落地首笔转型贷款500万元,用于企业绿色采购、设备改造等。


“双碳”战略大背景下,宜兴市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在太阳能、风能、新能源电池等方面,正陆续引进新的项目。金融机构针对性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支持当地新能源企业逐新提质做强。

宜兴华永电机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陆地、海洋、潮汐能风力发电机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计划研发大功率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新机型,而原先的厂房和设备不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需要约10亿元投建新厂房和设备,资金存在一定缺口。该企业为江苏省绿色融资主体库内企业,贷款审批因此步入了“绿色通道”。宜兴农村商业银行仅用5个工作日就为企业完成了从调查到审批的授信手续,并将授信总额提高到1.5亿元,大大提高了企业融资效率。

激活生态资产,促进价值实现

宜兴地处太湖西部、沪宁杭三角中心,48公里太湖岸线风光旖旎,20万亩竹海郁郁葱葱,7.5万亩茶洲连绵不绝。随着绿色金融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宜兴生态资产的价值有了新的实现路径,助推当地生态优势更好转化为经济优势。

江苏亨达竹格填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使用竹基材料生产电厂、钢铁厂冷却塔填料的小微企业。竹格填料能够替代传统塑料填料,具有低碳环保、耐候耐腐等特性。企业承包28000亩山林,其中19600亩为竹林。为帮助企业盘活这笔长期“沉睡”的生态财富,宜兴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林业主管单位、咨询高校专家等方式,克服“碳汇收益权”测量难、确权难、评估难等一系列困难,完成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的“碳汇收益权”质押登记,成功落地一笔200万元“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

江苏南山坞生态农林有限公司承包1457亩茶园,经营茶叶种植和生产。2024年,公司开始实施茶旅融合发展项目,但资金紧张制约着项目的推进。经评估,公司所承包茶园在经营有效期内可减排二氧化碳3149吨。宜兴农村商业银行以这笔“碳汇”为质押,参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报价,为公司发放贷款1000万元,用于生态茶园建设及荒山复垦。

服务生态治理,建设美丽宜兴

上世纪90年代,宜兴也曾经历过粗放的发展阶段,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却受到了破坏。自太湖水危机后,宜兴加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开展环境治理,努力变“伤疤”为“生态绿地”。金融加力支持,通过创新服务机制为生态治理破除资金瓶颈。
滆湖又名西太湖,是太湖上游重要的调蓄性湖泊之一,2022年6月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治太先治滆”。为破解资金瓶颈,宜兴市在滆湖西岸生态治理及科创产业融合开发项目中引入了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将环境治理类项目与周边产业开发项目打包,实现该区域既有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产业融合发展相关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探索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该项目投资总额13.66亿元,被纳入国家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重点EOD项目,光大银行无锡分行主牵头、建设银行无锡分行联合牵头的银团为项目提供了10.9亿元授信额度,引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投资1.31亿元。目前,湖滨生态缓冲带构建、入湖河道综合整治、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等5个子项目已初显成效——原先的1万多亩鱼塘被改造成了沉淀池、氧化塘、自然湿地等功能区域,14条河道的水都会经过生态湿地净化后排入滆湖,紧邻滆湖的丰义村也红红火火地办起了“果园采摘”“吃农家菜”等乡村特色旅游产业。

(来源:看宜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关于我们|陶都论坛 ( 苏B2-20120265 ICP11066580-2 )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 信箱 dataodu@foxmail.com 举报电话:0510-87586000
苏公网安备 32028202000860号
本站法律顾问:

GMT+8, 2025-4-2 02:18 , Processed in 0.02291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Ya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