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查看: 37178|回复: 0

[宜兴资讯] 《新华日报》聚焦宜兴人才工作!

[复制链接]

高中生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今天《新华日报》聚焦宜兴
人才工作

做优兴才旺地 打造爱才宝地 培厚成才高地
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
宜兴谱好“三重曲”

仲夏之日,万物并秀。在这个收获与希望并存的好时节,2024宜兴“爱才节”启动仪式暨“人才嘉年华”活动在美丽的国家级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开启。

首批“陶都英才·人才友好型基地”、“陶都英才”银行专属服务窗口、“宜兴市陶都英才休闲度假基地和休疗康养基地”……“爱才节”上,一批人才赋能平台揭牌。博士义诊团现场健康服务、文艺茶道区听琴品茗、宜兴特色文创沉浸式制作体验……一个个展区摆进会场、把服务送到人才身边。设立“爱才节”这一人才专属节日,体现了宜兴求贤若渴的氛围、为广大人才提供更优服务的诚意,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

做优兴才旺地
以全方位政策矩阵激发人才效能

江苏虎石晶研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蒋达光,河南出生长大,上海、西雅图求学,在海南、北京、美国、日本都有生活工作的经历,最终宜兴成为他创业、生活最长的地区。作为第一批陶都英才,宜兴的爱才氛围,让已在宜兴生活18年的蒋达光深有感触:“从陶都英才计划的推出到现在人才强市30条的完善,宜兴把尊重人才、渴望人才真正烙进崇文厚德的城市精神。”
更让蒋达光称赞的还是“宜兴独具一格、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18年里,蒋达光的企业经历了起起伏伏,但宜兴真正落到实处、细微处的护企优商举措给了他巨大信心。瞄准透明微晶材料市场化研究,近期新设立的虎石晶研新材料研究院运行步入正轨,“加速度”的背后是宜兴暖服务的加持。蒋达光透露,在企业拿地转型扩产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合力在15天内完成本需要3个月才能完成的相关土地程序。

为助力人才初创企业快速成长,宜兴成立1亿元陶都英才创业投资基金,携手IDG、毅达资本等18家基金公司成立创投联盟,近3年累计发放科技贷、人才贷近40亿元,金融“活水”充分滋润人才成长沃土。连续5年举办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吸引全球4000余个优质科创项目报名参赛,营造出“以赛引才”的良好态势。

持续打响“才荟兴宜 锡望您来”城市引才品牌,全面构建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育格局。举办宜兴国际科创英才节,“宜荟才 兴未来”高校直通车走进各大高校,举办2023江苏省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目前,宜兴市已集聚39.5万人才,累计拥有国家级、省级人才超200人,无锡太湖人才及团队123人,历年来总计立项陶都英才人才及团队项目311个、立项总额超4.5亿元。

宜兴,正不遗余力为人才厚植“因我而宜、因你而兴”的发展沃土。

打造爱才宝地
以全链条服务体系做优人才生态

活动现场,远东电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国际技术服务部技术服务官田崇军回顾在宜兴的12年,由原来和爱人2个人到现在的五口之家,算是举家来宜、全家定居在了宜兴。他说,宜兴的引进人才政策确实很好,夫妻二人都成功申领了“陶都英才卡”,不但获得20万元的购房补贴,孩子上学还可以在全市公立学校中自主择校,相当于免去了一套学区房的负担,从根本上解决了后顾之忧。夫妻俩每年有免费的体检,还有健身卡、购书卡、家庭游园卡等。

一张小小的陶都英才卡,能为人才提供在宜的全方位全链条服务。目前,陶都英才卡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子女教育、配偶安置、父母养老等方面,实现由“一人引进”到“举家引进”的全面升级。此次,宜兴雅达医院还专门为人才父母推出休疗康养项目。据了解,去年,宜兴新增申请人才补贴近2000人次,完成陶都英才卡审批244人次,为符合条件的10多名人才提供子女入学优先保障。

宜兴人才政策与服务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人才类别覆盖面广、包容性强。从研究人员到技术工人,来到宜兴就业创业,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人才政策与服务。

培厚成才高地
以高能级平台凝聚人才智慧人才

高度决定城市高度,人才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气。目前,宜兴籍“两院”院士累计有32人,先后走出了120多名大学校长和1万多名教授。为了充分发挥院士及其团队技术引领作用,推动“政产学研用”紧密合作,去年年底,省科技厅发布2023年省级院士工作站建设项目名单,宜兴市3家单位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县级市第一。

“宜兴始终以开放包容、创新沉稳的城市品格,把科创和人才打造成最具竞争优势的城市新名片。”宜兴籍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说。位于环科园的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是南京大学第一个校外产学研实体平台,已深耕宜兴19年。目前,该研究院已建成我国环保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构建了覆盖全球60余个ISO成员国、800多家国内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的创新合作生态圈,成为环保产业“最强大脑”。

去年,近200位高校院所专家人才齐聚2023宜兴国际科创英才节暨大院大所开放合作大会,与上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达成战略合作,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宜兴分中心等6个平台基地揭牌,宜兴市博士后工作站创新联合体成立,20多项校地、校企合作项目现场签约。

宜兴拥有3个国家级园区、1个省级园区,2023年GDP达2337.53亿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31%。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宜兴的实力越来越强,发展越来越均衡,各类人才越聚越多。

加快推进人才平台载体建设,围绕特色产业建设人才集聚区,强化科创要素整合,优化人才发展布局,让更多的高能级载体、高科技项目、高水平成果在宜兴落地转化。如今宜兴正全力构建“3+3+N”产业体系,生命科学、集成电路、新能源、生态文旅等新兴产业势头强劲,数字、总部、枢纽三大新经济扬帆起航。

宜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钱怡介绍,这里有最具诚意的“陶都英才”政策矩阵。人才新政30条、招才引智20条、科技创新22条、海外引才10条、乡村人才振兴10条等,形成人才类别和创新创业链条“双覆盖”的政策体系。聚焦重点领域、聚焦产才融合、聚焦高端人才,宜兴真心实意、真金白银支持各类人才来宜创业就业。

宜兴牢牢把握“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定位,把“双招双引”作为头号工程,正以人才链的“强”,激发创新链的“活”,托举产业链的“优”,千年陶都正向着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迈出坚实步伐。

(来源:宜兴发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关于我们|陶都论坛 ( 苏B2-20120265 ICP11066580-2 )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 信箱 dataodu@foxmail.com 举报电话:0510-87586000
苏公网安备 32028202000860号
本站法律顾问:

GMT+8, 2024-6-18 21:36 , Processed in 0.02156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Ya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