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查看: 56326|回复: 0

[宜兴资讯] 国家级名单!宜兴入选!

 关闭 [复制链接]

大专生

发表于 2022-10-20 08: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据农业农村部官网消息,
微信图片_20221020084609.png
经地方推荐、专家评审,
宜兴入选首批100个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微信图片_20221020084614.jpg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申报各类农业园区44家,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绿色食品等240余个,建成高标准农田38.83万亩,培育新型农业主体2000余家……不断更迭的数据,是十年来宜兴农业农村发展最直观、最有力的写实。
微信图片_20221020084620.jpg
2020、2021连续两年荣获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第一等次,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在陶都大地铺展开来。

产业融合 激活发展新动能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在位于杨巷镇的宜兴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放眼望去,碧蓝的天空与广阔的稻田相互映衬,整装待发的收割机即将奏响喜庆丰收的“交响乐”。

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是以杨巷镇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延伸农业产业链型示范园。示范园以优质稻米为主导产业,以休闲观光、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文化产业为延伸,不断巩固和提升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成果,发挥杨巷大米产业化联合体的作用,形成稻米加工集聚优势,成为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也是助推我市现代农业全力迈进4.0时代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科学探索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精彩纷呈。为加强各级支农惠农资源的整合利用,培育融合示范典型,我市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投资,对投资建设农业生产设施给予总投资30%以内的奖补等。同时,出台农业配套设施用地政策,简化审批手续,改善投资环境,尤其是随着《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等专项政策的实施,有效推动生产要素跨界配置,有机整合农业种植业优势产业、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互联网+”等,从而延长产业链、拓宽增收链、提升价值链,优化农产品产地布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相连、协同发展。

通过政府引导,各地、各涉农机构积极挖掘农业内涵,促进农业产业融合,探索丰富多样的农业经济融合发展新机制、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农副产品销售难、售价低等问题。目前,全市培育农业加工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近2000家,年销售各类农副产品近50亿元,带动农民户均增收超万元,彰显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三产融合魅力。广袤田野“接二连三”演绎神奇,让广大农民成功介入农产品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市科学分析农业发展趋势,以有利于解决未来“种什么、谁来种、怎样种”难题为基本着力点,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端牢“中国饭碗”。其中,芳桥街道金兰村从“会种地”加快迈向“慧种地”,尝试对农用作业机械实施无人化改造,并逐步在耕、种、管、收等环节实现无人化,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油料、肥料等投入成本近5%,节约人力成本近50%。杨巷镇引进智能节水灌溉技术,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田间水分的适宜要求,确定最佳灌溉时间、最佳灌溉水量和最优轮灌组合等,成功实现水稻田灌溉的精确化和科学化,有效减轻了农民田间管理强度。徐舍镇在特种种植基地引进智能化水肥一体设施,根据作物生产数据模块反应适时施肥,并通过滴管直施至根部排涝系统,实现了化肥减施。

近年来,宜兴成功创建“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获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

创新实践 开启富民新征程

玫瑰花饼、玫瑰花苞水、玫瑰花茶、玫瑰花酱……在徐舍镇美栖村,一朵朵玫瑰花不仅扮靓了乡村环境,更激活了村民勤劳致富的源泉。早在2016年,美栖村另辟蹊径,在村内一块150亩的闲置土地上办起了该村首届花田灯海艺术节。新颖的思路,吸引了15万人次前来赏花看灯,仅一个月就获得超230万元的门票收入。成功打响名头后,美栖村从长远出发,反复探寻可持续发展路径,最终将目光瞄准了玫瑰花,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食用玫瑰延伸产品和高标准食用玫瑰深加工厂房,生产和研发一系列玫瑰花产品,先后带动本村及周边行政村500多名农民参与玫瑰花生产、加工、销售等工作,共同在花海中“掘金”,人均每年增收2.4万元。

宜兴是无锡乃至苏南地区最大的农业板块,“三农”工作地位特殊、至关重要。衡量农村发展的成效,一要看集体,村级经济有没有壮大起来;二要看个体,农民群众的“钱袋”有没有鼓起来。2013年,围绕“增强造血功能、促进持续增收”目标,市委市政府以加快薄弱村脱贫转化为着力点,确定了73个村级经济相对薄弱、农民人均收入较低的村为帮扶对象,通过狠抓扶持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使经济薄弱村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和整体面貌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在此基础上,2016年,我市创新设立“市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专项基金”,专门用于支持薄弱村“造血”项目。同时,探索竞争性立项方式,突出镇村的主体责任,把强村富民和薄弱村转化作为重点工作加强考核,使经济薄弱村脱贫工作由过去简单的“给钱保运转”,转为“重点支持‘造血’项目、培育稳定财源”。各地也根据实际,切实制定年度脱困转化目标,出台综合奖补考核办法,落实“一村一策”发展举措。

一系列“造血”政策的高效实施,有效激发了经济薄弱村的发展热情。各经济薄弱村纷纷根据自身实际,科学探索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位于宜南山区的湖㳇镇邵东村通过改造原邵坞村危旧办公楼,引进社会资本发展旅游业,不仅每年为该村带来30万元的稳定收入,还有效带动周边群众的农副产品销售。丁蜀镇汤庄村积极依托当地的产业特色,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建起紫砂集散市场,既方便了当地群众销售紫砂作品,又使村级经济有了明显增长。位于万石镇石材市场周边的后洪村等4个经济薄弱村,积极通过争取宜兴竞争性“造血”项目,用市镇财政补贴资金购买石材市场商铺,获得稳定的租金收益。

美丽乡村 描绘和谐新图景

“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看着门口这条路从土路变成柏油路,村里的臭水沟变身网红景点。在田野里,白鹭如今更是随处可见。附近的人都眼红我们哩!”说起新街街道潼渚村桥西自然村的变化,村民王正锡打趣道。去年以来,该自然村经历了“脱胎换骨式”的改变,从前“脏乱破”的村落一去不返,美丽乡村画卷已缓缓铺开。

去年年初,潼渚村结合我市“美丽河湖”建设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环科园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桥西河综合整治工程。环科园管委会和潼渚村确立了“水岸共治”思路,桥西河综合整治工程在桥西河的岸边建了小型污水处理厂以及传输型草沟,对桥西自然村的所有农户实施了生活污水纳管,并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建设了针对农田退水的过滤设施,严格控制氮、磷等元素流入河中。在生活污水、农田退水被控源截污的同时,通过生态护坡、景观绿化,直线提升河岸“颜值”与水土保持能力。

围绕“打造全省最美丽乡村”等目标,依托国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等创建活动,近年来,我市启动实施村庄环境整治一系列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完成3000多个自然村的整治,创建成200多个“三星级康居乡村”。同时,高标准完成10多个老集镇的提升改造,有力回应了群众诉求。周铁镇等喜摘“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美村镇”等称号,湖父镇张阳村成为宜兴首个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在环境整治中,各地坚守生态红线,积极开展长效管理,注重针对不同村庄、区域分类指导,提出不同的建设方案,最大限度地放大亮点、争创特色。通过重点实践“旅游服务型”“水乡风情型”“山村风貌型”“田园风光型”等类型的农村形态建设,我市因地制宜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村容村貌。同时,结合村庄自然生态、人文特质等元素不断创新,充分挖掘内涵,彰显乡村独特魅力。9月下旬在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西渚镇)白塔村举行的“庆丰收迎盛会”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重点活动无锡会场活动中,丁蜀镇上坝村等19个村获评2022年度“中国无锡最美村庄”。

乡村美,还美在承载的乡愁。我市通过挖掘整理乡村优秀文化资源、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积极开发具有历史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村村都有“一个乡风品牌、一句村庄宣传语、一首村歌、一个村庄故事、一台乡村节目”,留住了承载乡愁的农村元素。如今,徐舍丝弦等一批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一批村庄古桥、古树、古旧建筑等历史遗存和背后的故事,得到实地保护、展现。

内容来自新华社、宜兴发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关于我们|陶都论坛 ( 苏B2-20120265 ICP11066580-2 )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 信箱 dataodu@foxmail.com 举报电话:0510-87586000
苏公网安备 32028202000860号
本站法律顾问:

GMT+8, 2024-11-16 00:23 , Processed in 0.02385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Ya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