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君,1963年生于宜兴,出身于紫砂匠人家庭,家中外婆、母亲都是制壶人。 由于母亲常在家中制壶,王福君自幼便把紫砂当作了手中的玩具,无意中便完成了紫砂的启蒙,也注定影响了他一生。 1981年,他进入宜兴紫砂工艺二厂,考入了紫砂研究所;当技艺日渐成熟后,于1990年起担任了培训中心主任,一直到96年。 “我的车间每年招进来4、50人,我先后授徒了大概300余人”,王福君回忆说。 从紫砂厂出来后,王福君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福君堂”。 从那之后,他有了更多时间雕琢自己的技艺。 作品《清泉壶》、《福临八方壶》、《漱泉壶》、《得禄壶》、《风华壶》、《悠泉壶》、《大成壶》等连续七届荣获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而“福君堂”也被多家电视台、报刊作专题报道,作品被日本、东南亚、台湾及国内众多藏家珍藏。 他的作品以“光素器”为主。在风格上,他以何大师的光润大气、粗犷豪爽和吕大师的传统内秀,以他数十年的研究融汇多位大师的风格,创下了自己独特的圆润风格。 王福君壶品的另一个特色是与书法名家合作的刻绘。 紫砂行业一直以来有“壶随字贵,字随壶传”的传统,擅长光货的王福君便和多位大师合作,此举不仅提高了紫砂壶的观赏价值,更提高了收藏价值。 “我合作的多是中国美术大师,谭大师、徐大师、鲍大师和毛大师,壶上有大师名人的字画,含金量就更高了”,王福君如是说。 “另外还有一点,我有今天的成就,与泥料是分不开的”,受母亲影响,王福君很早就有囤积泥料的习惯,家藏的近百吨泥料中,甚至不少是母亲在上个世纪就囤积下来的。 “我囤积的泥料是已经炼制好的成品泥,堆在地下室里继续陈腐”,王福君讲诉着自己在泥料上的心得,“我囤的老泥料多,最老的有40多年了”。 他带我们现场参观了囤积在地下室的泥料,不同区域不同泥料,一块块码放整齐,令人目不暇接。 “我多年来开发收藏价值较高的泥料有,玉砂料、暖玉砂、羊脂泥和云雾沉香料,透气性非常强,做壶感觉很好”,他摩挲着手里的壶说,“我用老泥料做出来的壶,色泽、润度,懂壶的人一看就知道不一样”。 “好泥做好壶,一把好壶,首先要选料,再加上做工,才是好壶”,王福君如是说。 数十年如一日,王福君依然在紫砂艺海中遨游,门下弟子也逐渐独立门户,“2个研高,5、6个高工、10多个工艺师”,他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才是传承的终极意义,“希望徒弟们比我好,那我就沾光了”,他开玩笑说。 “做时间的朋友”,这是王福君于泥料一道上的执着。 王福君档案 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正高级乡村振兴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欢迎访问卓易紫砂街https://www.zishajie.com/,了解更多宜兴紫砂壶名家守艺人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