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查看: 71824|回复: 5

[宜兴资讯] 从宜兴“小京班”走出的京剧名家

[复制链接]

高中生

发表于 2021-7-16 09: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今年6月,江苏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江苏省戏剧学校(简称“省戏校”)京剧专业老师吴碧华光荣退休。
微信图片_20210716092435.jpg
吴碧华10岁从宜兴“小京班”起步,12岁赴省城求学,17岁边学习边演出……在京剧这条路上,她已经砥砺前行了整整50载。经历过学校里的艰辛学艺,也经历过舞台上的光华璀璨,更为传承和普及京剧执着付出,支持她一路走下来的,正是对京剧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

宜兴起步

1961年6月,吴碧华出生于宜兴县宜城镇。她是在杨巷外婆家长大的。

在她小时候,全国盛行革命样板戏,宜兴的许多公社甚至大队都排练现代京剧。天资聪颖的小碧华就学着大人的“下巴馋”,学唱李铁梅的《我家的表叔数不清》和小常宝的《八年前》等唱段,唱得还真有点模样。她还被选拔进杨巷小学的宣传队,经常在各种演出中亮相。因此,小碧华在杨巷一带可谓家喻户晓。

1971年,在吴碧华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宜兴县成立文艺学校(俗称“小京班”),旨在培养京剧演员。大家都觉得吴碧华是合适的人选,启蒙老师吴其谷便亲自带着她到宜城报名。经过审核批准,吴碧华成为“小京班”中最小的学员。

在“小京班”里,吴碧华看到哥哥姐姐们一大早就起来练功,也不甘示弱,在打起床铃之前就偷偷起来压腿、下腰、跑圆场。有一次,外婆特地赶到城里来看吴碧华,正好碰上学员们在练功。看到小碧华在练功中不断跌倒、爬起,外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拉起外孙女的手就要走,说:“咱们不学戏了,还是回家上学吧。”吴碧华天真而又固执地跟外婆说:“我不疼,我不回家,我就要学唱戏。”外婆拧不过小外孙女,只能把她留了下来。

上世纪70年代初期,省文化部门本着“培养革命文艺事业接班人”的宗旨,由南京艺术学院中专部的老师和江苏省京剧院的专家组成招生组,到各地招生。12岁的吴碧华是宜兴“小京班”唯一入选者。在老师的带领下,她来到镇江参加复试。在复试时,由于吴碧华在宜兴“小京班”接受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有着良好的基础,专业考试顺利通过,给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沈小梅老师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认为其是个可造之才。最终,镇江地区录取的仅她一人。吴碧华感到十分幸运,也非常感谢宜兴“小京班”对她的培养。

省城求学

1973年2月18日,是吴碧华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她在外婆的护送下,在寒风中几经辗转,来到南京艺术学院中专部(后因院校变动,毕业院校实为江苏省戏剧学校)报到。
微信图片_20210716092452.jpg
(1979年,恩师冀韵兰在省戏校实验京剧团指导吴碧华排练。)

在省城求学时,吴碧华在发声上遇到了很大的问题——以前在“小京班”学唱样板戏的时候,是直接用大嗓子唱,而京剧旦角演员要用假声演唱,且念白也要带有京腔京韵,所谓“京味对白”。而且,吴碧华那时候的地方口音很重。在老师逐字逐句的耐心指导下,她终于迈过了这道坎。但是,她接着又遇到了更大的麻烦。

那时,吴碧华正是十三四岁的年纪,开始进入变声期。她尽管人小,却十分要强,常常私底下拼命练唱,但因方法不对路,所以唱得越多,对声带的伤害就越严重。每次上课一唱嗓子就哑,经检查发现她患了声带小结。这下,老师和吴碧华都急了。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位擅长以针灸为主治疗声带小结的李友霞医生,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后,吴碧华的嗓子渐渐恢复了。

“回炉”学习

1978年夏,吴碧华从省戏校毕业。因为学习的都是现代戏,而1978年后国家逐步恢复京剧传统剧目,省里决定让吴碧华他们这一届和上一届的毕业生带薪“回炉”学习,省戏校专门成立了一个实验京剧团,他们边学习传统戏,边参加实践演出。

这下,学习内容就更加细化了,分生、旦、净、末、丑,光旦角就有多种。吴碧华因武功基础扎实,便被划分为武旦,指导老师是冀韵兰。他是我国京剧界著名的富连成科班的毕业生,从不保守,悉心向学生传授技艺,并鼓励学生在打好传统基础的情况下,一定要有创新精神。他教导吴碧华说:“你不能因为是个武旦,就只练武而轻视文。”

微信图片_20210716092458.jpg
在改编排练《穆桂英招亲》的时候,冀老师根据吴碧华的条件因材施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出戏的成功演出,吴碧华在实验京剧团站稳了脚跟。当年,实验京剧团还把《穆桂英招亲》带到宜兴宜城、丁蜀、张渚等地进行巡回演出,受到了家乡父老的厚爱。吴碧华清楚地记得,在家乡演出时,观众反响非常强烈,每到一处就要演出十来场。她动情地说:“当时收到了很多观众的来信,他们对我塑造的穆桂英形象给予肯定,并鼓励我一定要更加努力。”

赴京深造

经过近3年的“回炉”学习和实践演出,实验京剧团的成员们在理论基础和表演技艺上都有了较大提高。1981年6月,省戏校把他们送到了江苏省京剧院以青年为主的一团。

《穆桂英招亲》这出戏被带到省京剧院后,就成为省京剧院的重要剧目之一,吴碧华在这出戏中挑大梁,剧团领导对她很重视,给予重点培养。后来,吴碧华在《杨排风》《花木兰》和《昭君出塞》等剧目中担纲主演,在江苏京剧舞台上崭露头角。

到省京剧院工作一年多后,恰逢中国戏曲艺术的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举办全国优秀青年演员培训班,江苏便派出吴碧华等6位优秀青年演员,到该学院学习深造。

那时,吴碧华有幸跟张正芳教授学习,收益甚多。张正芳师从京剧“四大名旦”荀慧生,是中国戏曲学院的第一位女教授,主教刀马旦。她对吴碧华说,刀马旦所刻画的大都是古代的巾帼英雄形象,演员必须文武兼备。文,就是要唱得好,达到青衣花旦那样的演唱水平;武,就是刀、枪、剑、戟样样精通,有快速旋转、跳跃、腾空等高难度技巧的本领。这些,吴碧华都一一记在心里,并不折不扣地去学习、实践。

超越自我

1983年6月,吴碧华深造结束回到省京剧院。她的谦虚好学和尊师重教,给张正芳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7年,张教授专程来到南京,向吴碧华传授了自己的拿手戏《百花赠剑》。一个多月间,吴碧华每天在张教授身边,一个字、一句腔、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细细打磨,从运用各种技巧到人物塑造,都得到了老师的真传,掌握了全本《百花赠剑》的精髓,演绎得出神入化,令张教授十分满意。回京前,她告诫吴碧华,对待京剧艺术要牢记四个字,即:会、好、精、绝,使吴碧华受益终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吴碧华开始在观众心目中逐步树立舞台形象。她文武兼备,戏路宽广,唱、念、做、打全面发展,在《穆桂英招亲》《铁弓缘》《杨排风》《花木兰》《昭君出塞》等十多出优秀传统剧目中,以风格多样的舞台形象,感动着新老观众,在为自己赢得大奖和掌声的同时,也为京剧长廊留下了崭新的篇章。
微信图片_20210716092504.jpg
1990年以后,吴碧华不断活跃在世界舞台上,出访了很多国家。在丹麦“中国之夜”、日本“中国民族文化展”、瑞士50天巡回演出,以及加拿大、墨西哥、瑞士等地的访问演出中,她出神入化的表演,展示出了京剧艺术的巨大魅力,赢得海外观众的交口称誉。

吴碧华作为一名京剧新秀,在江苏京剧舞台上享有盛誉,获奖不断。35岁时,她就被破格晋升为国家二级演员。1999年12月5日,省京剧院在南京人民剧场为吴碧华举办了个人京剧专场演出,她献演了《喜荣归》《穆桂英招亲》《汴梁杀宫》三出折子戏,赢得专家和观众的高度好评。难能可贵的是,吴碧华在取得演艺丰硕成果的同时,结合亲身实践和老师的教诲,对京剧理论进行探索和总结,记录自己的艺术心得。她的论文《谈脚下技巧与人物塑造》,就是总结了自己在专场演出中三个不同类型人物、通过三种不同的脚下技巧运用进行尝试、探索、思考而写成的,观点新颖,反映了她对于戏曲程式的领悟和创造性发挥。

2000年,40岁的吴碧华顺利晋升为国家一级演员。吴碧华说,一个演员的成才凝聚着很多老师的心血。她从艺后得到江苏和北京多位京剧艺术家的指导,博采众长,才逐渐成为省京剧院的骨干演员。这些恩师对她的传帮带、对她的教诲,她永远铭记心间。

母校执教

上世纪90年代末,省戏校一些老教师相继退休,师资缺乏,京剧科急需一批有丰富舞台经验、有正高级职称的优秀演员去任教。学校领导找到吴碧华,希望她能到学校任课。吴碧华明白,优秀的师资对于培养人才十分重要,她觉得自己有这份责任把前辈传下来的京剧艺术发扬光大。
微信图片_20210716092510.jpg
(恩师张正芳教授(左)正在为即将登台演出的吴碧华(中)说戏。)

2000年起,吴碧华一边在舞台上演出,一边到省戏校兼课,颇受好评。2002年,吴碧华正式被调到母校工作,成为一名京剧专业教师。她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加强教学艺术修养,较快地完成了从舞台上的演员向课堂上老师的角色转换。学校先后任命她为京剧科主任、教研督导室主任。

在吴碧华的教学生涯中,一直注重传承和发展。她执教的学生中,有些后来考取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高等院校,其中陈张霞、毕露娜、王萌已成为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的青年骨干演员,朱冰贞成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后被北京北方昆剧院录用,摘取了“白玉兰主角提名奖”以及国际多项大奖。

普及京剧

在多年的实践中,吴碧华感到京剧事业发展不仅要培养专业艺术人才,还要培养热爱京剧的观众。因此,她在从事京剧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开展京剧知识的普及工作,培养群众学习京剧的热情。

十多年来,吴碧华经常深入基层,为群众讲课和指导排练,甚至为南京大学留学生学习京剧做指导和示范,与戏迷互动等。2010年,省戏校与吴江市政府共建吴江市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学校委派吴碧华带队,与越剧、锡剧、昆曲专业的老师一起,每周到吴江去给10多所小学和老年大学上课,收到较好成效。这一工作入选2011年度文化部文化创新工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举办了很多歌颂党的文艺演出活动。前一阶段,吴碧华应邀到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天润城分校给学生们排练京剧样板戏经典唱段和因时制宜改编的京歌。在她的指导下,该校荣获南京市中小学生以“童心向党阳光下成长”为主题的艺术展演一等奖,也为传播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

人物档案
微信图片_20210716092518.jpg
吴碧华,女,1961年6月生于江苏宜兴。江苏省戏剧学校京剧专业教师,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艺术基金专家库成员,农工党江苏省文化委员会委员。

1971年进入宜兴县文艺学校(“小京班”)。1973年2月,考入南京艺术学院中专部。1978年毕业于江苏省戏剧学校,分配到该校实验京剧团工作。1981年转到江苏省京剧院工作,1982—1984年被保送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深造学习。1999年,成功举办了“吴碧华个人京剧专场”。2002年任江苏省戏剧学校京剧专业教师。

长期以来,吴碧华主要从事京剧舞台表演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演《穆桂英招亲》《百花赠剑》《青蛇传》等数十出剧目。曾获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江苏赛区“优秀表演奖”、江苏省第一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曾多次出访,进行京剧巡演、讲学等文化交流,获丹麦国家博物馆颁发的“特别荣誉证书”。
来源:看宜兴

硕 士

发表于 2021-7-16 14:14:12 新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研究生

学士研究生

发表于 2021-7-16 14: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幼稚园

发表于 2021-7-17 18:57:12 新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博士生

博士生

发表于 2021-7-19 14: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硕 士

学士硕士

发表于 2021-7-19 15: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京剧是国粹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关于我们|陶都论坛 ( 苏B2-20120265 ICP11066580-2 )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 信箱 dataodu@foxmail.com 举报电话:0510-87586000
苏公网安备 32028202000860号
本站法律顾问:

GMT+8, 2024-11-16 20:38 , Processed in 0.03020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Ya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