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查看: 47104|回复: 26

[宜兴资讯] 唐伯虎祖籍宜兴考(1)

[复制链接]

高中生

发表于 2021-5-7 11: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一代才子唐伯虎,本籍苏州,这个没有争议。但他祖上究竟是何许人,一直存在一些疑问。笔者平时搜集到一些唐伯虎的资料,似乎可以证明唐伯虎祖籍是宜兴人,而且不姓唐,但我一直没有梳理。南京大学夏先生催促和鼓励下,将一些史籍资料作一粗浅整理和解读。不当之处,供批评。
唐伯虎祖籍宜兴考


近日会南京大学夏维中先生,闲聊间谈及唐伯虎,讲他的同事考证说唐伯虎家原为军籍,是江西人氏云云。我告诉他说,平时搜集到一些唐伯虎的资料,可以证明唐伯虎祖籍是宜兴,而且不姓唐,但我一直没有梳理。夏先生催促我抽空整理一下。恭敬不如从命,兹将一些史籍资料作一粗浅整理和解读。因本人未受过史学专业训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一、唐寅墓铭
唐伯虎逝世后,好友祝枝山(1461-1527年)前往吊唁,并为其撰写了墓志并铭。
唐子畏墓志并铭(选)

子畏死,余为歌诗,往哭之恸。将葬,其弟子重请为铭。子畏,余肺腑友,微子重且铭之。
......其父德广,贾业而士行,将用子畏起家,致举业,归教子畏,子畏不得违父旨。
......戊午[1498年,弘治十一年],试应天府,录为第一人。己未[1499年],往会试。时傍郡有富子,亦已举于乡,师慕子畏,载与俱北。既入试,二场后,有仇富子者,抨于朝,言与主司有私,并连子畏。诏驰敕礼闱,令此主司不得阅卷,亟捕富子及子畏付诏狱,逮主司出,同汛于廷,富子既承,子畏不复辨,与同罚,黜掾于浙藩,归而不往。或劝少贬,异时亦不失一命。子畏大笑,竟不行。放浪形迹,翩翩远游。
......唐氏世吴人,居吴趋里。子畏母丘氏以成化六年(1470)二月初四日生子畏,岁舍庚寅,名之曰寅,初字伯虎,更子畏。卒嘉靖癸未(1524)十二月二日,得年五十四。配徐,继沈,生一女,许王氏国士履吉之子。墓在横塘王家村。子畏罹祸后,归好佛事,号六如,取四句偈旨。治圃舍北桃花坞,日般饮其中,客来便共饮,去不问,醉便颓寝。子重名申,亦佳士,称难弟兄也。

——祝允明《怀星堂集》卷十七·传志
唐寅墓铭中知其生于1470年,卒于1524年,父唐德广,一个很有文化的商人(贾业而士行)。母亲丘氏,不知出生。有一弟唐申。吴氏世居吴趋里(阊门皋桥附近)。

祝枝山是唐伯虎的好友,所记当属实。但这个铭有一些问题,最大问题是他祖上的世系没有交待,这与一般墓志不同。如果祖上一直务农或经商,也会有“曾祖X、祖X,世有隐德”等客套话,但祝枝山没有写,只写世居苏州,这就比较诡异。另外就是其母亲,只有一姓氏。里居、祖、父皆失载。这些也显得十分隐讳。据此可知,其母丘氏出身肯定不是什么名门,也有可能非其父正配。

从这此记录中,看不出唐伯虎是军籍出身。
唐寅墓铭中还比较详细地记述了他考举人、考进士的过程,特别记载了参加会试时为富家子所害一事。此事复杂,后文详述。







来源: 闲品阳羡

学 士

发表于 2021-5-7 17: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电信
上溯3000年,祖籍绝大部分是河南的。

大专生

发表于 2021-5-7 14:02:01 新手机触屏版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移动
难怪宜兴这么多风流人物,遗传啊!

本科生

发表于 2021-5-7 21:33:58 新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羊太郎 发表于 2021-05-07 19:37
考一个苏州人干啥呢?宜兴人有空不如考一下,宜兴铜官山之名的由来,据说有好几种说法,一说和阳羡令袁杞有关,二说古代产铜矿设立铜矿司,三说和周处有关等等。楼主考一下哪个是真的!

自从阳羡论坛倒了,这些东西没人看,要写成营销体,考据文,没人看,宗馆长这篇文章水得很

学 士

大专生本科生学士

发表于 2021-5-7 19:37:46 新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考一个苏州人干啥呢?宜兴人有空不如考一下,宜兴铜官山之名的由来,据说有好几种说法,一说和阳羡令袁杞有关,二说古代产铜矿设立铜矿司,三说和周处有关等等。楼主考一下哪个是真的!

本科生

发表于 2021-5-7 13:52:28 新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wwfyjh 发表于 2021-05-07 12:15
写这么多有什么意思?有这功夫,还不如掘地三尺,找他三副画来卖卖!

为了工资

高中生

 楼主| 发表于 2021-5-7 11: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唐伯虎祖籍宜兴考(2)

二、晋昌唐寅、鲁国唐生
在传世的唐伯虎书画上,有不少落有“晋昌唐寅”“鲁国唐生”的名款,知道唐氏的郡望在“晋昌”“鲁地”。清乾隆五十九年荆溪县令唐仲冕(1753-1827)尝为《六如居士全集》作序,因为是同宗,所以对唐寅的远祖世系作过追述。序是说:

吾宗以国为氏,自前凉陵江将军辉徙居晋昌,其曾孙瑶、谘皆为晋昌守。谘子揣、瑶子褒皆封晋昌公,褒来孙俭从唐太宗起晋阳,封莒国公,图像凌烟。

——王云五、杨静盦《明唐伯虎先生寅年谱》
另外又说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役。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桥里间一带,而唐伯即是这一支。但这一支唐氏,一直没有可靠的家谱为凭,这让后人疑窦丛生。

唐仲勉是长沙善化人,他的叙述和应该是根据唐氏世谱来的。而唐伯虎的落款,应该说是同一个思路。实际是自明代之后,唐氏在江南、特别是苏州地区的传播,世系是不清楚的。

正德三年(1508年)六月,唐伯虎的嗣子、侄儿唐长民夭折,年仅十二岁。悲怆的唐伯虎为其草草撰写了圹志。所谓圹志,就是因为死者是平民百姓或者没有五品以上的官衔,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可以用“碑铭”,其余则称“圹志”“墓志”。唐伯虎说:“余宗不繁,自曾大父迄先府君,无有支庶。”应该说这支唐氏人丁一直不旺,到唐伯虎本人,已经没有后人了,他也只能自我感慨说“天将翦其宗”了。
唐长民圹志(选)

长民,余弟申之子也,母姚氏。余宗不繁,自曾大父迄先府君,无有支庶。余又不育,暨有此子也,兄弟骈肩倚之。
......
及余领解都下,顷以口过废摈,而犹冀有此子也;今不幸以死,又将何所赖也?岂余凶穷恶极,败坏世德,而天将翦其宗耶?
......
於乎冤哉!呜呼痛哉!卜以卒之年正德戊辰(1508)九月丙午,去死之日凡三月,葬城西五里晋昌旧阡殇之穴。......

——唐伯虎全集.P105-106.广益书局.1936年
陈传席先生在《从晋昌唐寅说起》一文中也认为“晋昌”“鲁国”等款,与他常在画上钤“南京解元”或“龙虎榜中名第一”等印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只是失意文人的常见心态。试图肩负父亲唐德广“将用子畏起家致举业”的使命,但随着科场案的揭发,已经十分绝望,除了署上“晋昌唐寅”款和钤上“南京解元”印之外,顶多也只能发一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的牢骚罢了。

陈传席先生的这席话,应该是非常深刻的。唐伯虎自称为“晋昌”“鲁国”之后,只是表示他这个姓氏曾经的荣耀,并不能证明他真就是这一支系的嫡系。正如现在网上所传,有人是唐伯虎的后裔,而且还有家谱为凭。我想说,有多少人会相信呢?

唐伯虎、祝枝山等人,对唐氏家族史之所以避而不谈,可能背后有一些隐情。

另外要强调一下的是,由于唐仲冕在撰文时,将“唐德广”误作“唐广德”,后人因袭而讹,特别是民国时王云五、杨静盦两先生,在新纂《明唐伯虎先生寅年谱》时,沿袭了这一差错,使得一些史料离开了很多人们的视野。今考四库本祝允明《怀星堂集》及万历时翰林院修撰焦竑(1540~1620)所辑《国朝献征录》,唐伯虎父亲叫“唐德广”,而不是“唐广德”。




来源:闲品阳羡

高中生

 楼主| 发表于 2021-5-7 11: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唐伯虎祖籍宜兴考(3)

三、唐德广墓志铭
2016年,本人通过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藏历代碑志》一书,也找到了唐德广的墓志铭。此铭文的作者是文徵明的父亲文林(1445-1499),从时间及人物关系上看,与唐寅墓铭是相互衔接的。原碑就收藏于该馆,应该是最可靠的资料。但此人是不是唐伯虎的父亲,当然还须谨慎论证。
千户唐德广铭(选)
......
德广弱冠袭父千户,任官于苏,未几载,诰封武略将军,将军比文阶秩下大夫。苏卫为江南军牙魁选,地活而商货四集,当天下有道,土木、力役、干戈之扰,未尝闻见于耳目。自主帅以下及其子弟,鲜有不以逸乐多欲,累其身与名。
德广以少年为美官,事不烦劳以理,上任而下畏服。年始四十即谢职,与事于其子,日与寮家或士林游嬉歌笑,且承祖父余饶,而能不溺于怠荒,俾门户不坠,其挺出于流辈也远矣,是宜志而铭之。
按状:德广讳弘,其字擂广,别号贻庵,姓唐氏,世为常之宜兴人。曾祖兴,国初由邵元帅归附,从取张士诚,功为计算校先,继从大将宋国公计迤北,以功升龙虎卫百户,寻升副千户,来苏,因家焉。祖讳贤,永乐初从征南安,死宁江口。有三子:曰瑄、曰璘,继袭而夭;曰琼,袭兄官,德广父也。母李氏。厥配夏氏,封宜人,百户夏宗源之女。生二子,长英,代职未逾年卒,娶韩氏,右都御史承熙之孙;次伟,输粟为七品散官,娶王氏,赠工部尚书永和之曾孙。女一,嫁四川按察司佥事刘杲。孙男承恩优给于家。德广生而身干魁梧,辞气英发,善持事柄,一军长贰莫能与之争衍焉。其生正统癸亥(1443)二月二十一日,其卒弘治壬子(1492)四月二十六日,其年四十九,其葬岁癸丑(1493)十一月十一日,其茔长洲县二十四都陈公乡。......

——苏州博物馆藏历代碑志·第87方
这方碑的碑文应该说非常明确,唐德广,大名唐弘,生于1443年,卒于1492年。世 袭苏州卫副千户,军籍。父亲唐琼,祖父唐贤,曾祖唐兴,宜兴人。这支唐氏的传承非常稀奇,虽然生育时不止一个男丁,但有后人传世的都只有一人,这与唐伯虎自己所说的“自曾大父迄先府君,无有支庶”是一致的。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唐德广墓铭中说,“苏卫为江南军牙魁 选,地活而商货四集,当天下有道,土木、力役、干戈之扰,未尝闻见于耳目。自主帅以下及其子弟,鲜有不以逸乐多欲,累其身与名。”苏州卫是江南各卫所中最大的卫,根据明代卫所兵制,“千户为一所之长官。驻重要府州,统兵1120人,分为十个百户所。”正千户一人,官职为正五品,副千户二人,官职为从五品。唐德广的官职还相当于“知州”或“同知府”,在苏州地方上,官职应该说还是比较高的。

但铭中说,唐德广四十岁时(1483)即“谢职”,将其世 袭官职传给其子唐英。唐英不久死于任上,后有次子唐伟接任。年富力强的唐德广在家做商人,主要是经营他祖父遗留下来的家业。





来源:闲品阳羡



大专生

发表于 2021-5-7 12:15:50 新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写这么多有什么意思?有这功夫,还不如掘地三尺,找他三副画来卖卖!

大专生

发表于 2021-5-7 12: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大专生

发表于 2021-5-7 12: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大专生

发表于 2021-5-7 12: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学 士

发表于 2021-5-7 13:02:23 新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是又如何呢?

高中生

 楼主| 发表于 2021-5-7 13: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唐伯虎祖籍宜兴考(4)

本帖最后由 灯火无尽 于 2021-5-7 13:07 编辑

四、唐氏宗谱序
关于宜兴唐氏入苏州卫的经过,明代左副都御史、两广军务提督韩雍(1422-1478)为唐德广父亲唐琼所作的《宗谱序》中,也有比较详细的记载。韩雍是苏州人,后又参与平定浙江叶宗留起义及福建邓茂七起义,当过兵部右侍郎,所以和唐琼友善。所撰序言,言简意赅,比较可信。
唐氏宗谱序
......
唐氏本薛姓,世为常州宜兴西门人。薛之先有曰某者,姓某,女某,归里中唐氏子某,久而无出。女之弟某以其子曰兴,立与姊之夫为后,遂从唐姓,仍以兴为名。抚育教道靡不周,至幸致成立。岁丙申(1356,至正十六年、韩林儿龙凤二年)五月,兴以武勇归附邵元帅[邵荣],屡立战功,授百户。洪武中以年劳陞苏州卫左所副千户。兴卒,子贤袭;贤卒,子瑄、子璘以次袭,俱卒,俱无嗣。琼以嫡次弟,遂袭其职,迄今逾三十年矣。在官勤慎有为,军政修举,士卒爱慕,卫长贰暨僚属以下,莫不推重,举于按部使以闻,擢掌所印。
琼二子曰鉴、曰宏(即唐德广)。鉴早卒,宏从师就学,克绍家声。
......
薛与唐之先世必皆感格,歆飨于冥冥之中,而琼且不忘所自,拳拳于宗谱之修,其尊祖敬宗之意何如哉?予故序之。唐氏子若孙百世之下览而读之,亦必知所本,以图克承克振也。谱之世系,次序于左方。

——韩雍《襄毅文集》卷十
这段文字主要交待了这支唐氏的由来。第一代苏州卫千户叫唐兴,宜兴西门人,本来是薛氏子,后立嗣给了姑丈唐氏,改姓为唐,而且一直没有重新改回薛氏。

谱序里所说唐琼次子唐宏,即唐弘,也就是唐德广。清代乾隆时避讳,改弘为“宏”。





来源:闲品阳羡

高中生

 楼主| 发表于 2021-5-7 13: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唐伯虎祖籍宜兴考(5)

五、唐贤墓志铭

关于这一支唐氏,《苏州博物馆藏历代碑志》一书中有唐琼父亲唐贤(1376-1407)的墓志铭。此铭文的作者是傅石泉,从时间及人物关系上看,与唐德广墓铭是相互衔接的。原碑就收藏于该馆。

千户唐贤墓志铭(选)

公讳贤,字嗣忠,姓唐氏,常州宜兴人也。大父贵,赠武略将军,副千户。父兴,武略将军,苏州卫左所世 袭副千户。母宜人俞氏。
......
洪武甲戌,父殁,袭厥职。
......永乐丙戌(1406),从大将征交趾。丁亥年(1407)五月二十五日以疾殁,享年三十有二。娶王氏,封宜人。生子男四。曰瑄,袭父职苏州卫左所副千户,娶朱氏。次曰璘,袭前职。俱以疾辞世。曰琼,袭武略将军、苏州卫左所世 袭副千户,娶李氏,苏州卫中千户李忠之女。
......
壬辰年(1412)四月初十日,葬宜兴五贤乡二十九都都山之原。琼卜宣德丙午(1426)迁葬于苏州府长洲县二十四都陈公乡之原。

——苏州博物馆藏历代碑志·第48方
通过唐贤墓铭可知,唐琼父亲唐兴、祖父唐贵,世 袭苏州卫左所副千户。约生于1376年,卒于1407年。死后葬于宜兴都山,约20年后,唐琼迁葬于苏州陈公乡(今苏州蠡口附近)。




来源:闲品阳羡

大专生

发表于 2021-5-7 13: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六、唐德广女婿刘杲
图片
唐德广墓铭中说,其女“嫁四川按察司佥事刘杲”,明过庭训所编《本朝分省人物考》中说:“刘杲,字世熙,长洲县人。成化乙未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转刑部员外郎,历四川湖广按察司佥事、副使。......进右副都御史,归。正德八年(1513)十月卒于家。”

之所以要在这里讲一下刘杲,是因为其有特别爱好,且与宜兴也有一段密切的关系。明代贵州左布政使张吉(1451-1518)在《题刘世熙爱茶卷》一诗中说:“世熙旧抱宿疾,或教其啜茶而愈,因有是号。”诗云:
题刘世熙爱茶卷 

阳羡山人骨不凡,餐松绝粒栖翠岩。
爱君不惜致筐篚,自诧仙家风味酣。
归来画省青春好,落花细细兼幽草。
数瓯啜罢萧爽多,渐觉沉痾去如扫。
赤箭青芝世所珍,宁知此物妙通神。
神农本草偶遗略,欲著新经开后人。
一炉一鼎深相结,水火中宵犹未灭。
兴阑高枕神气清,片月孤梅幽梦切。

——张吉《古城集》卷五
刘杲特别嗜茶,原来是因为生病,因啜茶而愈。他的别号叫“阳羡山人”,估计是在宜兴有产业,疑是其妻家唐氏之产业的一部分。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苏州这支唐氏与宜兴一直有某种联系的。

大专生

发表于 2021-5-7 13: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七、唐寅科举案

唐伯虎聪明异常,初考便中了解元。明代的科举考试,类似目前的高考,江南一带一直领先全国,所以竞争十分激烈。后来在进士考试时,出了一场公案,导致其未能及第,而且仕途没有开始便终结了,使得他一生穷困潦倒。此案始末,历代多有论说,此不赘述。今查得当时的奏疏,可见此案之一斑。
华昶疏程敏政

弘治十二年(1499)二月会试天下举人,命大学士李东阳、掌詹事府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程敏政为考试官。三场甫毕。给事中华昶疏言:程敏政素因不谨,已放归田。营求李广复官禁近,叨为考官,甘心市井,将论语表、题、策三问、四问题,贿卖与江阴徐经、苏州唐寅二生,狂童孺子先以题问人,且骄于众,已而果然败露,至此百口难掩。臣思景泰年间徐泰买中顺天解元,事露覆试,学士高谷曲护幸免。今徐经与泰同家,敏政又从而招徕之,遂与唐寅等相率以赂其门。朝廷取士之科,关系最大,岂容再坏?疏入,下昶狱候问。礼部尚书徐琼等覆议,奏敏政违避,其私卖三场题目,传诵于外,恐或未真,今未开榜,其所买之人曾否取中,难以定夺。合令李东阳会五经同考官将场中硃卷,凡经敏政看者,重加校阅,果有情弊,出场之后通行究治。是月二十九日,揭晓取伦文叙等三百人,凡敏政所取者,李东阳等俱封收,备照不录。

工科给事中林廷玉复疏程敏政事,谓臣尝为同考试官,与知帘内事且职任谏垣,不可循默,但据内所见“敏政阅卷可疑六事”上之。于是逮廷玉、敏政并下狱。夏四月,会多宫廷鞫华昶、林廷玉所劾程敏政事,问黜举子唐寅、徐经等十余人为民,令敏政致仕。调昶南京太仆寺典簿,廷玉海州判官。

——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四十六·选举考
此文大意是说,当年会试副主考官程敏政,事先将前三场考试的试题卖给了江阴徐经、苏州唐寅,两人口风不紧,京城四处有传闻。后来,华昶弹劾程敏政。皇上请正主考官李东阳复核,凡经过程看过的试卷,一列封存,而且考生不录取。大概第三试之后,程因故回避,所以没有参加主考。泄题一事不能成立。经李东阳复查,除当事人之外的其余考生,未作计较。事后,作为同为考官的给事中林廷玉继续上奏弹劾程“阅卷可疑六事”,经查,俱无实据。最后罢去唐、徐等人资格,程则致仕归乡。


关于这次考试泄题案,实际就这么简单。正如当今的考试,究竟是考生猜对了题目还是主考泄露了试题,肯定要以证据说话。当然,讨论这一话题不是本文的主旨。

我是对这里边的一个信息感兴趣,就是程敏政与徐经、唐伯虎是什么关系?两个年轻举人赴京后,怎么能去拜会当科的副主考呢?他们之间是不是还有进一层的关系呢?

大专生

发表于 2021-5-7 13: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八、程敏政与苏州唐氏
程敏政(1446-1499年)字克勤,安徽休宁人,官至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会试泄题安之后,坐徐经“尝贽见敏政”、唐寅“尝从敏政乞文”,被勒令致仕。出狱不久,因愤恚而发痈。一病不起而卒。看似程仅仅因为徐带着礼物登门拜访,唐向程请教文章而坐罢。那么,这两位年轻举子为什么会去请教程大人的呢?世间流传的是程曾在南直隶为官,到过苏州,与苏州一帮年轻文人相识。仅仅凭此一层关系,看来十分勉强,因为这种会见的风险特别大。事实证明,程为此也付出了生命。所以,这次会见的背后,可能还应该有其它原因。

在程敏政所撰写的《董䆡行狀》中可以知道,休宁程家与苏州唐家还是有些姻亲关系的。董䆡(1415-1484)的曾经官职是“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实际是“总督扬州诸路备倭官军,开府于吴”,而且“兼督常州及苏州通泰诸路”。用现在的话说,董䆡是江南一带负责警备倭寇的主要负责人,办公地点就在苏州。他的这个官衔,与当时的苏州卫当然有密切的联系。另外,董公还是程敏政父亲程信的好友,程敏政也是其所荐。董公育有八女,其中两个女婿分别是千户唐英、指揮子程敏聰,唐英就是唐德广的长子(唐伯虎的同父异母兄),而程敏聰是程敏政的堂弟。联系前文我们可以作出推断,唐伯虎和程敏政应该是亲戚。

董公行状(程敏政)

公讳宽(䆡之误),字世宏,世为安庆怀宁人。
.....女八人,长适指挥孙恭,
......次适千户唐英,次适指挥子程敏聪,
......走即公所受荐程襄毅公(程信,敏政父,1417-1479)之子,而从弟敏聪复委禽董氏,有婣好焉。......
——程敏政《篁墩集》卷四十
董䆡墓铭(杨守陈)

公讳䆡,字世宏,姓董,世为安庆府怀宁县人。
.....天顺改元,英宗复位,神机大将奏公年劳当陟,署佥左军都督府事,尝被命与诸公侯较射,矢发皆中,屡蒙赏劳。
.....乃实授都督佥事,寻被勑总督扬州诸路备倭,官军开府。
.....今上嗣位,赐勑劳以白金彩币,寻复赐勑兼督常州及苏州、通泰诸路。
.....癸巳,以疾得请还,居京师阅十有一年而卒,时甲辰八月一日也,享年七十。.....

——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一百八
引用以上两段文字,只想证明一条,即程敏政与唐德广曾经是上下级关系,而且还是亲戚关系。如果此唐德广就是唐伯虎之父,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徐经、唐伯虎两位年轻举子,在参加会试之前就去拜访当科的副主考、礼部侍郎、侍读学士程敏政。有了这一层关系(程主考的弟弟,是唐解元兄长的连襟,那么这次拜访也就显得十分合情合理。如果真是这样,反过来也能说清楚唐伯虎身世上的一些隐讳,即唐伯虎就是苏州副千户唐德广之子,其祖籍在宜兴西乡,即今天官林镇都山村一带。

其世系简表如下:
唐贵
→兴(薛氏子)
→贤(1376-1407,葬宜兴都山,迁葬苏州)
→瑄、璘、琼(1406-1475,生弘)、玙(瑄、璘、玙俱早卒)
→弘=德广(1443-1492)
→①夏氏出:英(刘䆡婿,早卒)、伟(王氏)、刘杲(婿,阳羡山人)
  ②丘氏出:寅、(1470-1524),一女(早卒);弟申(1476)




来源:闲品阳羡

博士生

博士生

发表于 2021-5-7 13: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学 士

发表于 2021-5-7 15:45:33 新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感觉拿死人说事毫无意义

幼稚园

发表于 2021-5-7 18:04:58 新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吃着太空了

高中生

发表于 2021-5-7 18:34:53 新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联通
还好没研究成韩国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关于我们|陶都论坛 ( 苏B2-20120265 ICP11066580-2 )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 信箱 dataodu@foxmail.com 举报电话:0510-87586000
苏公网安备 32028202000860号
本站法律顾问:

GMT+8, 2024-11-17 13:38 , Processed in 0.04633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Ya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