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查看: 34389|回复: 11

[宜兴资讯] 宜兴茶叶背后的人才故事

[复制链接]

大专生

发表于 2021-1-11 21: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笔者注:宜兴古称阳羡,南境多产茶叶,据史籍载:唐肃宗年间列“阳羡紫笋”为朝廷贡品,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宜兴是全国最早享有盛名的古茶区,也是江苏茶叶的主产区。1949年以来,江苏把发展茶叶的重点放在宜兴。


1958年江苏省委成立江苏省山区经济作物管理局(属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工作机构),由时任副省长的韦永义兼任局长,机构设在宜兴县城,旨在是加快宜溧山区的茶叶、毛竹、蚕桑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赢得了今天江苏茶叶发展的良好局面,这是来之不易的。

宜兴茶叶,见证着江苏茶叶的发展。本文从宜兴茶叶专业教育角度,回顾50年代江苏茶叶发展的一段不平凡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重视茶叶的发展。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茶叶生产取得了明显成效,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出要加快发展茶叶生产,特别是1958年9月毛 主 席 视察安徽省舒茶人民公社,发出“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号召后,全国茶叶生产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江苏省重视茶叶生产,但缺少茶叶技术人员,原无锡市茶叶研究所所长、宜兴县(市)政协副主席沈棣介绍:1955年前江苏省农林系统茶叶技术人员“只有一桌”,意思是只有七八个茶叶技术人员、坐下来刚好一桌。

为增加茶叶技术人员,江苏从多方面进行了努力:

一是转岗培训非茶叶专业毕业生。解放初期江苏省的农业学校没有开设茶叶专业,根据实际需要,江苏省农林厅通过培训把非茶叶专业的农校毕业生转岗为茶叶技术人员。1955年9月江苏省农林厅举办茶叶(技干)短期培训班,张志澄带领苏州农校果蔬专业毕业的沈棣等15名学员赴南京中山陵茶场参观学习,并讲解省内茶叶生产情况和茶树栽培、制作、评审等专业课程,经过一个星期的突击培训后分配到宜兴、震泽、句容等茶叶主要产区,立即投入面上茶叶生产的指导工作。沈棣分配到了江苏省宜兴茶叶实验场[1]任技术员。沈棣介绍,1960年前江苏茶叶技术人员的工作安排、岗位调动等直接归口江苏省农林厅。

微信图片_20210111210822.jpg
1955年江苏省农林厅茶叶(技干)
短训班部分学员合影

二是接收安徽农学院、浙江农学院等茶叶专业毕业生,同时选送茶叶技术干部到安徽农学院茶叶系进修。1956年宜兴县茶叶实验场接收了安徽农学院茶叶系(二年制)的毕业生陈雅梅。江苏省农林厅在1958年与1960年分别选送2人到安徽农学院茶叶系进修。

三是立足江苏省宜兴农业学校(本文简称宜兴农校)培养茶叶技术人员。宜兴农校,创办于1924年。1956年江苏省农林厅批准宜兴农校开设茶叶中专专业,先后招了四届10个茶叶班,在宜兴农校毕业的班级7个、合计毕业学生306人。

四是建立宜兴农林学院,开设茶叶大专专业。1958年江苏省委同意建立宜兴农林学院,设置茶叶大专专业,共招收三届3个茶叶班,合计毕业学生45人。

五是举办茶叶技术人员培训班。1957年2-10月宜兴县茶叶实验场举办了一期“江苏省宜兴茶叶技术人员训练班”,培训茶叶技术工人17人——这是茶叶科研与生产单位为培养茶叶技术人员所做的努力。

微信图片_20210111210830.jpg
江苏省宜兴茶叶技术人员训练班毕业照

本文围绕宜兴农校和宜兴农林学院开展茶叶专业教育,介绍宜兴为江苏乃至全国培养茶叶专业人才的情况。

一.宜兴农校茶叶中专专业

微信图片_20210111210832.jpg
宜兴农校平面图局部

1.宜兴农校茶叶中专班的情况。

1956年宜兴农校开设茶叶专业(中专)。1956-1962年共形成茶叶专业四届10个班级,其中在宜兴农校毕业的班级7个,合计毕业学生306人;不在宜兴农校毕业班级1个,班级重新调整缩减1个,肄业班级1个。其中:

1956年暑期招收茶叶班1个,该班在宜兴农校学习一年基础课后,1957年9月转到浙江省余杭农业学校(后更名为浙江省临安农业学校)学习茶叶专业课程,1959年12月在临安农校毕业,江苏的30多名毕业生回江苏分配工作;

1957年没有招生;

1958年春季,苏州农校、南通农校等六所农校调进学生238名(笔者注:1952-1858年江苏省的农校进行校系调整),部分调进学生编班进入茶叶专业,形成茶叶班3个。同年暑期招收茶叶班4个。该年合计形成茶叶班7个;

1959年暑期招收茶叶班1个;

1960年暑期招收茶叶班1个,该班因1962年宜兴农校解散,肄业;

1961年停止招生,1962年6月学校解散。具体情况见下表:

微信图片_20210111210835.jpg

微信图片_20210111210838.jpg
1960-1962年宜兴农校茶叶专业毕业生名册

2.转至浙江余杭农校茶叶班的情况。

微信图片_20210111210847.jpg
马琴英临安农校毕业证书

该班学生马琴英说:“我们这个茶叶中专班是1956年7月招的,9月开学,在宜兴农校学习了一年基础课。由于宜兴农校茶叶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在江苏省与浙江省教育部门协调下,1957年9月我们转到浙江省余杭农业学校(笔者注:1958年10月余杭县撤销并入临安县,学校更名为浙江省临安农业学校),在浙江上了2年多时间的茶叶专业课,1959年12月29日在浙江省临安农校毕业。我们应该在七八月份毕业,由于毕业前参与浙江省土壤普查,有好几个月时间,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所以毕业延期到了12月底。班上江苏的30多名毕业生回到江苏分配工作,分到南京、句容、江阴以及竹箦农场等地方和单位从事茶叶工作,我分配到了高淳县苗圃(后改为东坝农场、青山茶场)当茶叶技术员。我们这个茶叶班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从事茶叶工作。”

微信图片_20210111210850.jpg
浙江临安农校毕业留念

3.调进学生转为茶叶班的情况。

1952-1958年江苏省内农校的校系进行调整,在1952年、1953年两轮调整的基础上,1958年春季再次调整——江苏省许墅关蚕桑学校、南京林业学校、江宁农业经济学校、苏州农业学校、南通农业学校、句容农业学校等六所学校调入宜兴农校238名学生。这些学生到了宜兴农校,编班插入宜兴农校的相关专业,其中插入茶叶专业形成3个班级。

江女士回忆: “1957年9月-1958年2月,我在许墅关蚕桑学校就读,1958年2月转到宜兴农校的茶叶专业,这样的茶叶班有3个,我在2班。1958年上半年,我们在宜兴农校学习了半年基础课,9月份升至二年级时转到宜兴农校设在阳羡茶场的分校学习。”

微信图片_20210111210853.jpg
在宜兴农校芙蓉茶场分校学习

“在阳羡茶场分校学习,实际上是半工半读,上午上课,学习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由农校本部的老师来上;下午劳动,茶农教我们采摘茶叶、扦插茶苗、采收茶籽;雨天休息或学习。茶叶专业课没有教师给我们上,是茶农教我们。”

微信图片_20210111210855.jpg
宜兴农校茶叶专业首届毕业生合影

微信图片_20210111210857.jpg
宜兴农校茶叶专业首届毕业生302班合影

“在阳羡茶场分校过了一年时间,1959年9月我们回到本部学习,升入三年级,1960年8月毕业,毕业时我们班级拍摄了这张‘江苏宜农茶专首届毕业留念302班合影’照。在阳羡茶场分校学习一年的学生就我们一届。”

微信图片_20210111210900.jpg
宜兴农校直升宜兴农林学院学生合影

“宜兴农校中专毕业后,我在1960年9月直升进入宜兴农林学院农学大专班学习,本应在1963年毕业,由于1962年6月宜兴农林学院解散,学院发了肄业证书。1985年5月,我根据国家政策到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办理了毕业证书。”

微信图片_20210111210903.jpg
江女士宜兴农校毕业证书

微信图片_20210111210906.jpg
江女士大专毕业证书

4.1958年暑期招收茶叶班的情况。

1958年暑期招收茶叶班4个,班级编号分别是104、105、106、107,学生数分别为34人、47人、45人、47人,合计学生数173人。一年级结束时学生数减至155人,二年级开学时又减至153 人。由于学生在班级之间分布不均衡以及学生数量的减少,二年级开学时重新调整编成3个班(笔者注:相比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在班级之间发生了变化),班级编号为204、205、206,分别有学生49人、52人、52人,班级数量减少1个。宜兴农校班级编号为3位数,第一位数表示年级,末位数表示班级号,正是由于班级数量减少,1959年招收的1个班级编号仍为107—这是笔者根据档案信息结合当事人口述仔细研究得出的结论。

二.宜兴农林学院茶叶大专专业

微信图片_20210111210909.jpg
宜兴农林学院首届毕业生合影

1961年7月15日宜兴农林学院首届毕业生拍的这张合影照,现在看起来颇有年份感。该届学生1958年招生、1961年毕业,毕业学生56人,其中茶叶专业20人、农学专业17人、林学专业19人。

1.宜兴农林学院的建立。

在江苏省委、镇江地委的关心以及江苏省农林厅、江苏省山区经济作物管理局的支持下,1958年9月在宜兴农校基础上正式成立“宜兴农林学院”,

微信图片_20210111210912.jpg
宜兴农林学院印模

微信图片_20210111210914.jpg
宜兴农林学院校门

这是“一所全日制的大学”,“培养有科学理论又有实际生产技能的高级农、林、茶业技术干部和科学研究人才”。宜兴农林学院与宜兴农校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模式。

关于专业和学制设置。1959年12月19日宜兴县委发文明确:“接中共江苏省委(59)苏字第2438号关于宜兴农林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学制问题的批复。省委同意你院设置农学、茶叶、林业三专业。至于学制问题,目前仍按三年制专科办理”。根据文件精神,筹建农林学院时拟定的四年学制,在1959-1960学年第二学期开学时调整为三年学制。

关于茶叶专业的课程设置。茶叶专业的课程有政治、外语、体育等公共课,植物学、无机化学、植物生理与生化、农业分析化学、农业气象学、土壤肥料学附地质学基础、土地测量学等基础课,茶树栽培学、茶叶制造学、茶树病虫害防治学、茶叶化学附检验、茶叶生产机械化、茶树选种良种繁育学、作物栽培学、果树栽培及造林学、水土保持学、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等专业课。

关于茶叶科研工作。宜兴农林学院设立茶叶专业教研组,订立教研计划展开工作;成立宜兴农林学院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开展了红茶初制新技术研究、茶叶采摘后促进多数腋芽萌动方法的对比研究、茶叶综合利用、茶树病虫害调查研究、宜兴县茶树病虫害发生规律与药剂防治比较试验等7个科学研究项目。

2.宜兴农林学院茶叶大专班的情况。

1958-1960年宜兴农林学院共招收三届茶叶大专班,每届1个班。第一届第二届按期毕业,第三届由于学校解散没有毕业。其中:

1958年招收茶叶1个班,原计划招生50人、实际招生40人,招收的学生多数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少数是社会知识青年,都达到高中文化水平。1961年8月毕业——这是宜兴农林学院茶叶大专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毕业生人数20人,原宜兴茶厂高级工程师李令怡、原无锡市多管局高级农艺师朱锡坤是该班学生。

微信图片_20210111210917.jpg
宜兴农林学院招生专刊照片、
首届毕业生分配表及通讯录

1959年招收1个班,录取40人、新生实际报到35人,1962年8月毕业,毕业人数25人。原宜兴县茗岭乡林技站站长吴祥生、原无锡市茶叶研究所所长殷福成就在该班。

1960年招收1个班,录取42人、新生实际报到41人。新生来源为江苏省内的应届高中生以及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部分学生是宜兴农校应届中专毕业生直升的。该届学生因1962年宜兴农林学院解散,肄业。具体情况见下表:
微信图片_20210111210921.jpg

为增加茶叶专业教育力量,1960年宜兴农林学院选送2名学生赴安徽农学院茶叶系继续学习;1961年6月,宜兴农林学院从茶叶专业教员中提升讲师、副教授各1人。储志刚(笔者注:宜兴农林学院茶叶大专首届毕业生,曾任高淳县青山茶场场长)回忆:“宜兴农林学院、宜兴农校是合在一起的,部分农校老师兼任学院教师。1959年浙江农学院、安徽农学院来了几位茶叶专业老师,增强了我们茶叶教育的专业力量。张志澄给我们上过课的。实践时,我们到过芙蓉茶场,到过苏州东山,还到过杭州梅家坞(笔者注:梅家坞是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和主产地)”。

总之,50年代江苏茶叶发展,面临着茶叶技术人员缺乏等许多困难。在江苏省的关心和支持下,宜兴农校与宜兴农林学院克服茶叶专业教师缺乏、办学条件不足等制约因素,开设茶叶专业,为江苏茶区培养、输送茶叶专业人员,成为七八十年代江苏茶叶战线的骨干力量,有力推动了江苏茶业的发展。

【1】无锡市茶叶研究所沿革。

(来源:江苏档案)


学 士

发表于 2021-1-11 21:26:24 新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移动
几千年下来了,茶叶就是普通商品,不要在炒了,现在的茶叶的价格都喝不起了。

学 士

发表于 2021-1-11 22:04:15 新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移动

大专生

发表于 2021-1-11 22:32:17 新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移动
宜兴市人民政府对茶文化和紫砂文化的重视力度有待加强。不要把好的传统文化丢了。

学 士

发表于 2021-1-12 08:56:36 新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白马场 发表于 2021-01-11 21:26
几千年下来了,茶叶就是普通商品,不要在炒了,现在的茶叶的价格都喝不起了。

宜兴茶叶价格算是最有良心价格,属于平民消费

学 士

发表于 2021-1-12 09: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滆湖渔夫 发表于 2021-1-11 16:56
宜兴茶叶价格算是最有良心价格,属于平民消费

推介一下不以次充好,漫天开价等你杀价的地方

学 士

发表于 2021-1-12 10:03:18 新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白马场 发表于 2021-01-12 09:06
推介一下不以次充好,漫天开价等你杀价的地方

我不知道你能接受的价格范围,我每年都是自己收茶草再加工,根据鲜叶的品质一般价格在38–42之间,4.2一斤鲜叶做一斤新茶(红茶)。再算上加工费成本大约在200块一斤!不包含自己车子山上到茶场跑出跑进什么之类的费用!这个价格你是否会接受,能接受今年可以帮你顺带做些

学 士

本科生

发表于 2021-1-12 10: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为老一辈的茶叶传承人点赞

学 士

发表于 2021-1-12 10:57:45 新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滆湖渔夫 发表于 2021-1-11 18:03
我不知道你能接受的价格范围,我每年都是自己收茶草再加工,根据鲜叶的品质一般价格在38–42之间,4.2一 ...

你能收又懂行,麻利靠,新红茶这价格买不到

硕 士

发表于 2021-1-12 12:16:52 新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博士生

博士生

发表于 2021-1-12 14: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高中生

发表于 2021-1-12 16: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海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一人示意,两人吹风,三人跪舔,四人吹捧,价钱就上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关于我们|陶都论坛 ( 苏B2-20120265 ICP11066580-2 )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 信箱 dataodu@foxmail.com 举报电话:0510-87586000
苏公网安备 32028202000860号
本站法律顾问:

GMT+8, 2024-6-30 15:24 , Processed in 0.03634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Ya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