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查看: 7941|回复: 3

[街拍炫车] 车越重越好?远离身边的键盘侠

[复制链接]

小学生

发表于 2021-1-21 14: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句话“多一匹不如少一斤”,虽然这种说法有点绝对,但是想表达的意思却很明确。那就是想让车性能更好 ,减重是必不可少的。
一方面,重量重,在同等排量的情况下,达到既定速度的时间就越长,加速上自然不占优势。其次,车重大对于悬架和避震的压力也更大,导致悬架被过度压缩,减震筒的效能降低。
6.webp.jpg
这道理和人是一样的,满身赘肉和胖子和一身腱子肉的型男,谁跑100米更有优势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体重大对于膝盖、脚踝的压力就会增大,增加磨损和受伤的风险。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专业赛道车型内装基本就是素颜。因为它几乎把能拆的都拆了,大屏、门板,真皮座椅,甚至是空调,为的就是追求极致的轻量化。
当然,那是赛车,对于普通的民用车来说,这种拆拆拆的做法肯定是不可取的,毕竟设计和配置、豪华感等也是现在汽车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除了拆,汽车减重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种:材料减重。
这是一种根本上的减重方式,直接从制造材料上下手,使用更轻的材料来制造车辆。

1.webp.jpg
首当其冲的是全铝车身,代表是捷豹路虎。以捷豹XFL为例,它全车铝合金应用比率高达75%,车身结构仅重297公斤,比同等结构的钢车身减重20%-45%。
20%-45%其实是很恐怖的比例了。一般车型能够减重100公斤已经属于是大刀阔斧了。可是如果以一台车一吨多的重量算,100KG连10%都不到。
可见材料上的减重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当然,全铝车身并非完美,论绝对的强度,它是不如高强度热成型钢的。可是如果都用热成型钢,那么重量就又上去了。
因此,出现了碳纤维车身。这里有一个极端例子。当年通用汽车用碳纤维制造了一台概念车,这台车车身重量仅为190KG。虽然这只是一台概念车,但是却展现出了碳纤维材料在车身减重方面恐怖的实力。

3.webp.jpg
要知道,碳纤维材料本身重量就是钢的1/4,比金属铝还要轻,并且它还拥有着超过钢材好几倍的抗冲击能力。简直就是最理想的车身材料。
4.webp.jpg
当然,再往上还有玻璃纤维材料,那就是更加极端了,只适用于极端性能的车型。但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也有缺点,那就是价格昂贵,这就导致一般的家用车上是几乎不太可能使用的。
第二种:发动机减重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对于一款车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发动机减重是很有必要的。第一步,在我看来就是缸体材料的进步,从铸铁缸体变成铸铝,可以大大减少整体的重量。不过,铝制发动机也有局限,在改装极限上不如铸铁发动机的。典型的就是三菱EVO的4G63和4B11T。
5.webp.jpg

也正因为如此,再加上节能减排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致力于通过减少缸数来给发动机减重。12缸变8缸,8缸变6缸,6缸变4缸,4缸变3缸,未来可能1缸没有,完全变电机了。
第三种:内饰以及结构件减配
这种减重方式是目前车企最常用的。像是减配发动机舱隔音棉,然后用更轻的塑料材质代替皮质来制作内饰。
640.webp.jpg

车内还有一个非常容易减重的部件就是座椅。座椅的底座结构,内部的海绵厚度,表面的材料,包括电动调节的电机等,都是可以被用来减重的对象。
尽管这些减配会对驾驶体验、成多体验带来不好的影响,但是相比起通过减配防撞梁、更换悬架材料来达到减重目的的做法,相对来说已经是可以接受的了。
以上三种减重的思路,就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它们各自有各自的优劣势,更多时间是被结合起来使用。
未来,随着像是3D打印等制造技术的普及,相信车辆减重也会迎来史诗级的升级,届时,车辆的性能又会迎来一次飞跃。





来源:豪哥说车
2.webp.jpg

本科生

发表于 2021-1-21 15: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电信
不不不,键盘侠是认为车皮越厚越好

高中生

发表于 2021-1-21 15:30:59 新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移动
专业知识

高中生

发表于 2021-1-21 16: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自然是越轻越好了,再加上一点气动外形就更好了,低速省油,高速稳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关于我们|陶都论坛 ( 苏B2-20120265 ICP11066580-2 )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 信箱 dataodu@foxmail.com 举报电话:0510-87586000
苏公网安备 32028202000860号
本站法律顾问:

GMT+8, 2024-6-1 23:02 , Processed in 0.02308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Ya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