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十载 宜兴高塍七旬老人终于迎回亲人
1月18日,高塍镇王伯南家中热闹非凡。当天,73岁的他,终于盼回了失散多年的弟弟的儿孙们。1960年冬,王伯南家因生活困苦,其母亲和舅妈一起把王伯南的弟弟、当时仅3岁的王余南送到上海。后来,王家生活条件好转,家人多次前往上海寻找王余南,均无果。听说1960年前后上海这样的小孩多被送往内蒙古,为此,王伯南特于2010年专程到内蒙古寻亲一周,但并没有找到弟弟的下落。此后10多年间,王伯南10多次参加宜兴和周边地区举办的寻亲大会,但总是失望而归。
原来,当年王余南被送到了山西长治,由当地村民领养,起名曹仁增。初中毕业后,他就参加工作,很是勤快。可惜,曹仁增45岁时罹患肺癌,英年早逝。其妻子终日思夫郁闷,一年后也不幸离世。此后,曹仁增大儿子曹拴刚前往上海打工,因其从事特种设备行业,需留取血样,因此,他的血样进入了基因库中。
2024年11月,得益于公安部“团圆”行动和宜兴寻亲志愿者的帮助,曹拴刚与王伯南DNA比对确定了亲缘关系,结合背景调查,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出具了《亲缘关系确定书》。随后,双方通过网络、电话取得联系,并约定等孩子放寒假后,一起来宜兴寻根。
1月16日晚上9点多,山西省长治市的曹拴刚、曹旭刚兄弟,带着妻儿驱车前往高塍镇,与王伯南等在宜亲人见面。王伯南及其在世的兄弟姐妹终于迎回了阔别数十载的亲人。
(来源:宜兴日报)
页:
[1]